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被引:11
作者
谢富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研究;
D O I
10.19361/j.er.2003.02.002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国内学者对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目的的变化使西方学者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采取了新的标准。马克思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进 ,劳动的生产性对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需要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外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是劳动能力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关系和方式的简称。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近十年来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综述 [J].
谢富胜 ;
方卫东 .
教学与研究, 2002, (02) :33-39
[2]  
利益相关者公司[M] (英)大卫·威勒(DavidWheeler);(芬)玛丽亚·西兰琶(MariaSillanpaa)著;张丽华译;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人民出版社 2001,
[4]  
大规模定制[M] (美)B.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Ⅱ)著;操云甫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  
资本主义发展论[M] (美)保罗·斯威齐(PausM.Sweezy)著;陈观烈;秦亚男译; 商务印书馆 1997,
[6]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 [比利时]曼法尔(E·Mandel) 著;廉佩直 译 商务印书馆 1979,
[7]  
劳动与垄断资本[M] [美]布雷弗曼(H·Braverman) 著;方生等 译 商务印书馆 1979,
[8]  
资本论[M] 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75,
[9]  
剩余价值理论[M] 马克思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