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考

被引:59
作者
乔玉成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
关键词
中医药; 运动性疲劳; 立法思路;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0.04.019
中图分类号
+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优势及中医药运动营养补剂当前存在的问题 ,认为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路应以扶正为总纲 ,充分调动自身的抗疲劳功能 ,立法时要把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结合起来 ,提出 :“辩证立法、依法选药、法有针对、剂量宜小”的立法原则 ,并对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及立法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研究 [J].
张世明 ;
虞亚明 ;
马健 ;
蒋麟 ;
梁翼 .
体育科学, 1998, (06) :59-63
[2]   论中医药与抗衰老 [J].
江百芝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7, (02) :78-81
[3]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概况与展望 [J].
陈家旭 ;
杨维益 ;
梁嵘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 (01) :50-54
[4]   中药制剂对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J].
陈碧英 ;
文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6, (02) :106-110
[5]   我国中药运动营养补剂研究进展 [J].
陈宁 ;
邱宝华 .
辽宁体育科技, 1996, (01) :1-3
[6]   冬虫夏草对人体运动疲劳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彭说龙 ;
梁雁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3) :9-14
[7]   丹参对疲劳性游泳大鼠心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陈彩珍 ;
卢健 ;
许豪文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2) :6-10
[8]   我国中药运动补剂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J].
杨永亮 .
浙江体育科学, 1995, (02) :37-40+57+59
[9]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新进展 [J].
冯炜权 .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3, (02) :20-32
[10]   从抗缺氧药物的筛选看中药在高原训练中的应用前景 [J].
闵筠 ;
韩小明 ;
笑范 .
体育科学, 1990, (03) :56-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