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是周期性的吗?

被引:2
作者
黄志刚
郑良玉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经常账户差额; 投资率; 结构性因素; 周期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快速下降,引发了关于经常账户变化到底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争论。从储蓄投资角度看,近年来经常账户盈余下降主要是投资率的快速上升所致。本文通过对我国投资率的决定因素分析为经常账户变化提供一种解释。将投资率的变动分解为结构性因素、内部周期性因素和外部周期性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上述三大类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发现,2007-2012年结构性因素所致的投资率上升占总投资率上升的55.5%,周期性因素的贡献则占36.4%。因此,金融危机后我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国际收支改善的原动力 [J].
张明 .
中国外汇, 2013, (05) :14-17
[2]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演进前景及政策涵义 [J].
张明 .
上海金融 , 2012, (06) :3-9+116
[3]   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一个文献综述 [J].
李宏 ;
陆建明 ;
杨珍增 ;
施炳展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4) :3-20
[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 [J].
刘尧成 ;
周继忠 ;
徐晓萍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32-40
[5]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特征、根源与调整对策 [J].
李刚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12) :17-21+84
[6]   我国储蓄/投资差额的结构分析与经常项目顺差 [J].
林桂军 ;
Ronald Schramm .
财贸经济, 2008, (04) :11-17+128
[7]   储蓄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J].
许少强 ;
焦武 .
财经科学, 2007, (09) :105-111
[8]   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研究 [J].
张家胜 ;
祁春节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07) :58-65+88
[9]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分析 [J].
刘荣茂 ;
何亚峰 ;
黄烁 .
金融研究, 2007, (04) :30-40
[10]   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 [J].
李稻葵 ;
李丹宁 .
国际经济评论, 2006, (0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