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流动性趋势及其分解:增长、排序与离散效应

被引:43
作者
李任玉 [1 ]
陈悉榕 [2 ]
甘犁 [3 ]
机构
[1]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代际教育流动; 流动性分解; 增长效应; 排序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以两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调查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在采用多重估计方法对流动性趋势进行估计的基础上,引入流动性分解方法对代际流动性趋势的构成进行分解。估计结果显示,我国代际流动性呈现的"倒U型"趋势,在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中都同时存在;约20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子代,代际教育流动性呈现上升趋势,对于在6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一代人,其代际教育流动性呈现下降趋势。对代际流动性趋势构成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的代际流动,主要来源于增长效应,即由社会阶层分布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所引起的流动,是社会总量发展的结果;排序效应所引起的流动性水平次之;离散流动对总体流动性贡献不大。增长效应的变化趋势是总体代际流动性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将增长效应从总体流动中剔除后,代际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变得较为平稳。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8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 [J].
王学龙 ;
袁易明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58-71
[2]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 [J].
李路路 ;
朱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40-58+204
[3]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动态解析——CGSS与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经验证据 [J].
阳义南 ;
连玉君 .
管理世界, 2015, (04) :79-91
[4]   基于面板数据的代际收入流动研究 [J].
韩军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4) :21-25
[5]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 [J].
王海港 .
经济科学, 2005, (02) :18-25
[6]  
Income Inequality,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J] . Miles Corak.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2013 (3)
[7]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J].
Gong, Honge ;
Leigh, Andrew ;
Meng, Xin .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12, 58 (03) :481-503
[8]  
The structure of income mobi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five UE countries[J] . Luis Ayala,Mercedes Sastre.Empirical Economics . 2008 (3)
[9]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in China and its decomposition[J] . Ning DING,Yougui WANG.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7 (3)
[10]  
What Lies Behind Income Mobility? Reranking and Distributional Change in Belgium, Western Germany and the USA[J] . PhilippeVan Kerm.Economica . 2004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