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18
作者
赵爱明 [1 ]
史仕新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攀枝花学院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参与行为; 规范研究;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制度运行效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其本身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利益诉求、自身素质的内在因素和政治、社会、经济的外在因素两方面建立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规范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民主建设工作的重点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促进其参与民主选举的政治热情,以参与的广度来提高参与的质量,推进农村民主进程的健康发展。二是党和政府应从职能、权利和机制三方面构建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系,为村民参与民主选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运行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运行的区域特征与经济背景——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 [J].
肖唐镖 ;
石海燕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8
[2]   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 [J].
项继权 .
理论学刊, 2007, (11) :85-89
[3]   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J].
刘涛 ;
王震 .
中国农村观察, 2007, (05) :57-64+72+81
[5]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 [J].
蔺雪春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7, (03) :90-99
[6]   “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J].
徐勇 .
学术月刊, 2007, (08) :13-20
[7]   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 [J].
胡荣 .
社会, 2005, (03) :27-49
[8]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1) :2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