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应动态分解及收敛性

被引:3
作者
孙立成 [1 ]
周德群 [1 ]
胡荣华 [2 ]
李群 [3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FEEEP系统; 技术效应; DEA-Malmquist指数; 收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19 [专用应用软件];
学科分类号
081202 ; 0835 ;
摘要
界定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应的内涵,在Malmquist指数理论基础上构建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应动态分解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测度2001~2006年中国省际FEEEP系统技术效应及相应分解指数的变动趋势,最后运用收敛模型检验FEEEP系统的技术扩散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际FEEEP系统综合技术效应的提高是由技术改进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下降是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率和综合技术效应均存在β收敛,但各地区的原始条件决定了收敛的稳态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
[2]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3]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财经研究, 2006, (06) :75-85
[4]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154
[5]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J].
魏一鸣 ;
曾嵘 ;
范英 ;
蔡宪唐 ;
徐伟宣 ;
傅小锋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2) :74-83
[6]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 [J].
曾嵘 ;
魏一鸣 ;
范英 ;
李之杰 ;
徐伟宣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12) :1-6
[7]   宏观经济结构与能源密度的变化 [J].
谢志军 ;
庄幸 .
中国能源, 1996, (05) :13-17+31
[8]  
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吴文江著, 2002
[9]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Empirical Economics . 1995 (2)
[10]  
Catching Up, 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J] . Moses Abramovitz.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