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被引:22
作者
孙志国
王树婷
钟学斌
张敏
机构
[1]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蒸青绿茶; 恩施玉露;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1.01.027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恩施玉露,为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获授"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称号。该文介绍我国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恩施玉露的主要地理标志特征,探讨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建议:(1)充分利用农业品牌类遗产"恩施玉露;"(2)保护其农业物种类遗产;(3)挖掘侗乡农业民俗类遗产;(4)申报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收集与整理有关的文献类等农业文化遗产;(6)建立生态博物馆,"活态"保护恩施玉露文化遗产;(7)开发恩施玉露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3+174 +1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程与数码档案的构建 [J].
朴原模 .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17 (04) :22-25
[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刍议 [J].
崔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 (04) :103-109
[3]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 [J].
梁立军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03) :287-288
[4]   恩施州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成效 [J].
朱杨军 .
中国标准化, 2007, (08) :75-76
[5]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J].
青峥 .
观察与思考, 2007, (14) :33-33
[6]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J].
李永乐 ;
闵庆文 ;
成升魁 ;
王旭海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6) :4900-4902
[7]   生态博物馆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J].
王际欧 ;
宿小妹 .
中国博物馆, 2007, (01) :91-96
[8]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刘魁立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1) :25-34+171
[9]   国际化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问题 [J].
王衍亮 ;
安来顺 .
中国博物馆, 2006, (03) :29-36
[10]   湖北恩施的富硒中草药资源亟待开发 [J].
彭祚全 ;
何新乡 ;
朱霞云 .
中国药业, 2003, (07)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