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格权的类型化分析

被引:25
作者
李岩
机构
[1] 辽宁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一般人格权; 类型化; 其他人格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一般人格权作为抽象概念发挥了弥补具体人格权制度不足的作用,成为保护新兴人格利益的强有力工具,但也因其概念太过抽象、内涵不确定而备受质疑。一般人格权的适用对行为人的自由造成了阻碍,法官自由裁量的随意性也让其作用大打折扣。类型化的方法是摆脱一般人格权抽象困境的良方,类型化对划定一般人格权的界限范围,衡平权益保护和行为自由起到积极作用。以司法案例为基础,在考虑排除具体人格权、以行为导向为主、以客体导向为辅及道德和习惯等非正式规范等因素后,可将侵犯一般人格权的行为归纳为对生命周期仪式破坏的行为、欺诈性抚养、严重侮辱他人的行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侵犯他人信用的行为等五个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习惯法”的当下中国意义.[J].許章潤;.中国法律.2009, 04
[2]   民法上人格物的确立及其保护 [J].
冷传莉 .
法学, 2007, (07) :74-80
[3]   对信用权内涵的剖析 [J].
潘梦静 ;
汤树桂 .
江西社会科学, 2004, (08) :146-148
[4]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 [J].
薛艺兵 .
广西民族研究, 2003, (02) :26-33
[5]  
欺诈性抚养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冯少雄.吉林大学.2012, 09
[6]  
亲子关系否认制度研究.[D].徐春佳.吉林大学.2007, 04
[7]  
无形人格侵权责任研究.[M].张民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  
一般人格权研究.[M].沈建峰; 著.法律出版社.2012,
[9]  
欧洲侵权法原则.[M].欧洲侵权法小组; 著.法律出版社.2009,
[10]  
法学方法论.[M].(德) 齐佩里乌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