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制造业投资进入方式的时空特征及区位影响因素

被引:22
作者
符文颖
吴艳芳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企业; 进入方式; 时空特征; 区位因素;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外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围绕区域制度环境和区域吸收能力,探讨影响知识密集型企业进入方式的区域环境,旨在揭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外商进入方式的地理驱动机制,有利于加深理解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区域与城市获得外生技术发展动力的机制。采用从1982-2014年德国在华投资企业数据库,结果发现,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张、沿海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的时空趋势,并且在1995年后,其进入方式从合资为主向独资为主转变。逻辑计量模型显示,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的进入方式受到多项区位因子的影响,其中地方人力资源水平和产业专业化水平是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选择以合资方式的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区位因素,表明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是形成全球—地方战略协同的关键变量;另一方面,实际使用外资存量和地方专利授权量这两个区位影响因素则会显著促成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采用独资的进入决策,反映了区域制度环境对吸引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战略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知识转移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2001—2008年省际数据的分析 [J].
赵大丽 ;
高伟 ;
李艳丽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6) :32-37
[2]   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与FDI技术溢出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J].
袁林 ;
张红霞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 (03) :13-16
[3]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述评 [J].
刘作丽 ;
贺灿飞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952-961
[4]   1980-2003年广东省外商投资的时空变化分析 [J].
许志桦 ;
叶嘉安 .
地理学报, 2008, 63 (12) :1277-1288
[5]   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 [J].
李从欣 ;
李国柱 ;
韩宇 .
当代经济管理, 2008, (04) :42-44
[6]   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 [J].
贺灿飞 ;
刘洋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59-1270
[7]   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J].
杨全发 ;
韩樱 .
经济研究, 2006, (04) :28-34+89
[8]   我国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战略 [J].
陈浪南 ;
洪如明 ;
谢绵陛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07) :85-90
[9]   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 [J].
李小建 .
地理学报, 1996, (03) :213-223
[10]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ies and New Firm Exits: Does this Relationship Differ between Exits by Closure and by M&A?[J] . Anet Weterings,Orietta Marsili.Regional Studies . 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