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4
作者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胡再生
机构
关键词
安徽省; “三化”协调发展; 思路;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3.25.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三化"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据"三化"内涵及其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三化"协调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工业化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要求日益突出。基于理论与国内外典型国家、地区实践分析,"三化"协调发展具有内在机理,即产业耦合是"三化"协调的主要内容,产城融合是"三化"协调的关键,要素高效配置是"三化"协调的核心,城乡和谐是"三化"协调的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三化"协调的前提。根据"三化"协调要求,结合评价模型,创立了综合性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安徽、全国及周边省份"三化"协调发展情况,并就此提出了安徽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关于“三化同步”推进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J].
尹成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1) :8-12+110
[2]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J].
张合林 .
河南科技, 2011, (21) :20-21
[3]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 [J].
韩长赋 .
求是, 2011, (19) :39-42
[4]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政策思路 [J].
王建志 ;
吴作章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 13 (04) :18-24
[5]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J].
蔡世忠 .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06) :1-4
[6]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J].
王永苏 .
中州学刊, 2011, (03) :73-76+2
[7]   新形势下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探析 [J].
徐鸣 .
未来与发展, 2010, 33 (09) :77-80
[8]   试论中国特色城镇化新道路——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变迁与城镇化政策 [J].
鲁德银 ;
王习春 .
孝感学院学报, 2009, 29 (05) :82-87
[9]   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 [J].
钱玉英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