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全流通背景下的大股东减持

被引:42
作者
俞红海 [1 ]
徐龙炳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全流通; 终极控股股东; 大股东减持; 公司治理;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0.01.012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批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大股东减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最优减持与其现金流权及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而与控制权私利、外部市场回报负相关,且减持并非其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控股股东减持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基于第一大股东减持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理论发现。文章揭示了大股东减持的内在机制,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市场上的减持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全流通纠正终极控制者利益取向的有效性——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廖理 ;
张学勇 .
经济研究, 2008, (08) :77-89
[2]   投资者保护视角下治理环境与股改对价之间的关系研究 [J].
辛宇 ;
徐莉萍 .
经济研究, 2007, (09) :121-133
[3]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检验 [J].
郑志刚 ;
孙艳梅 ;
谭松涛 ;
姜德增 .
经济研究, 2007, (07) :96-109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锚定效应研究 [J].
许年行 ;
吴世农 .
经济研究, 2007, (01) :114-125
[5]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化成 ;
李春玲 ;
卢闯 .
管理世界, 2007, (01) :122-127+136+172
[6]   我国股权分置中对价水平的“群聚”现象分析 [J].
沈艺峰 ;
许琳 ;
黄娟娟 .
经济研究, 2006, (11) :102-111
[7]   对价支付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J].
吴超鹏 ;
郑方镳 ;
林周勇 ;
李文强 ;
吴世农 .
经济研究, 2006, (08) :14-23
[8]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王鹏 ;
周黎安 .
金融研究, 2006, (02) :88-98
[9]  
中国市场化指数[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樊纲, 2007
[10]   The ultimate ownership of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 [J].
Faccio, M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5 (03) :36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