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互补关系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扮演了什么角色

被引:42
作者
毛海欧 [1 ]
刘海云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互补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生产网络;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91011.008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6 ;
摘要
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本文基于TII模型分析了OFDI影响双边贸易互补关系的机理,发现存在比较优势和国家间贸易偏向两种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创造了条件,是OFDI提高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催化剂。本文采用2005—2016年7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OFDI提高了双边贸易互补程度,国家贸易偏向机制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互补贸易关系的形成,而对非沿线国OFDI没有显现相应的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OFDI对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且贸易偏向机制变得更加突出。探讨国家贸易偏向机制的实现途径发现,OFDI通过构建区域生产网络,深化了两国的产业联系和贸易联系,提高了国家间贸易偏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缺位”与“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 [J].
李向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8) :33-43
[2]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互补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胡艺 ;
闫吉丽 ;
全毅 .
世界经济研究, 2017, (08) :51-63+136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的分析 [J].
张会清 ;
唐海燕 .
国际经贸探索, 2017, 33 (03) :27-40
[4]   产业结构差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中国—东道国”视角的理论与实证 [J].
顾雪松 ;
韩立岩 ;
周伊敏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102-115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基于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和增长潜力的实证分析 [J].
孙致陆 ;
李先德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2) :68-78
[7]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J].
于津平 .
世界经济, 2003, (05) :33-40+80
[8]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Input Flows [J].
Atalay, Enghin ;
Hortacsu, Ali ;
Syverson, Chad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 (04) :1120-1148
[9]  
ASEAN-New Zealand Trade Relations and Trade Potential: Evidence and Analysis[J] . Sayeeda Bano,Yoshiaki Takahashi,Frank Scrimgeour.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 2013 (1)
[10]   New measures of 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J].
Magee, Christopher S. P.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 75 (02) :34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