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四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被引:9
作者
郜旭娜
朱青霞
赵剑锋
崔春凤
机构
[1]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咽四穴”; 针灸疗法;
D O 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8.07.324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探讨"咽四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以"咽四穴"为主穴,咽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左右两条直线,和甲状软骨最高点上下各1寸两条直线的4个交点为"咽四穴"。对照组以金津、玉液、咽后壁、水沟为主穴,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及配穴。针灸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间隔2 d后行下1个疗程,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ST分级、SSA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WST分级、SSA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咽四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67 / 13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日)大西幸子;孙启良编著;赵峻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  
“三部舌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吕阳婷.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02
[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研究进展.[D].邓娇.蚌埠医学院.2015, 04
[4]  
前纵韧带—颈长肌复合体重建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吞咽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程晋诚.安徽医科大学.2015, 02
[5]  
项针治疗不同证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A].何扬子;潘星星;王彤歌;彭菊秀;.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2010,
[6]   “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J].
陈飞宇 ;
刘小平 ;
包烨华 ;
楚佳梅 .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 (02) :135-139
[7]   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0例临床观察 [J].
魏爱翔 ;
安玉兰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 (05) :415-416+434
[8]   金杰教授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经验 [J].
何金波 .
中医学报, 2012, (05) :566-567
[9]   通窍汤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 [J].
唐学敏 ;
石景洋 ;
魏小萌 ;
马锐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9) :282-283
[10]   项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影响 [J].
陈东 ;
高维滨 ;
张倩 .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04) :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