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要素生产率提升

被引:18
作者
杜传忠 [1 ]
郭美晨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生产率; 互联网; 新一代信息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生产率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质量与水平的关键要素,工业革命是生产率提升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曾带来生产率的明显提升,以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本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必将成为生产率提升的新节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提升要素生产率成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升要素生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254 +2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演进 [J].
边卫红 ;
陆晓明 .
中国金融, 2015, (23) :68-69
[2]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J].
时家贤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 (06) :18-25
[3]   新经济史学者论英国工业革命 [J].
冯丽君 ;
魏葳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0, (03) :149-160
[4]  
第四次工业革命.[M].施瓦布.中信出版社.2016,
[5]  
第二次机器革命.[M].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中信出版社.2016,
[6]  
零边际成本社会.[M].里夫金.中信出版社.2014,
[7]  
生产率.[M].(美) 乔根森 ; (美) 斯德尔; (美) 何民成; 著.格致出版社.2012,
[8]  
第三次工业革命.[M].(美) 瑞弗金; 著.中信出版社.2012,
[9]   ALLOC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 [J].
LEIBENSTEIN, 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 56 (03) :392-415
[10]  
“互联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N].杜传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