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及部分社会相关因素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贾文姬
朱榆红
李燕
韩剑虹
殷梅
机构
[1]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用标准化的量表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的48 h、15 d、90 d进行3个时间点的随访评估,探讨决定患者功能预后的早期因素。方法对初次发作的急性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118例的一般情况、相关危险因素、社会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运用包括Barthel指数(BI)、Rankin量表(RS)、Mortricity指数(MI)评定法、中文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在内的评估工具评测患者脑卒中发生时的自主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脑卒中本身的临床特征,脑卒中发生后第48小时、第15天、第90天时的神经、运动和精神心理因素。结果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第48小时、第15天和第90天时BI、RS和MADRS评分不同(均P值<0.05)。第48小时和第15天之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抑郁状态明显恢复(P<0.01)。影响脑卒中患者第90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因素中,深感觉障碍、第48小时出现的肺炎和尿失禁为危险因素,第48小时的上肢肌力评分和第15大MMSE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第90天时临床因素、功能因素和社会因素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受到深感觉障碍、脑卒中后第48小时出现的肺炎和尿失禁、脑卒中后第48小时上肢肌力评分和第15天时MMSE的影响。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卒中后尿失禁 [J].
许志秀 ;
姜宏 ;
汤克仁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6, (10) :771-773
[2]   应用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J].
张盘德 ;
刘翠华 ;
皮周凯 ;
彭小文 ;
郭强 ;
尹锋 ;
张丽梅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09) :530-533
[3]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评定的研究 [J].
瓮长水 ;
赵承军 ;
毕胜 ;
刘忠文 ;
杨娟 ;
任学军 ;
秦茵 ;
于增志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01) :56-58
[4]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因素分析 [J].
江钟立 ;
励建安 ;
王翔 ;
陈旗 ;
单春雷 ;
王彤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5) :726-727+729
[5]   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及康复进展 [J].
周士枋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7) :57-59
[6]   影响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因素的研究 [J].
李曼丽 ;
罗祖明 .
华西医学, 2001, (03) :289-291
[8]   老年人尿失禁的现状及防治 [J].
石婧 ;
于普林 ;
乌正赉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10)
[9]   Progress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stroke patients [J].
Sachdev, PS ;
Brodaty, H ;
Valenzuela, MJ ;
Lorentz, L ;
Koschera, A .
NEUROLOGY, 2004, 63 (09) :1618-1623
[10]  
Course of functional improvement after stroke, spinal cord injury,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 Rita K. Bode,Allen W. Heinemann.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