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缺血面积

被引:2
作者
戚喜勋
关丽明
商秀丽
孙文阁
李延亮
林彦
徐克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沈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
关键词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功能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resonancediffusionimaging,DW-MRI)评估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的缺血面积与临床疗效评价是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否反映治疗过程中病变脑组织的康复状态。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实用神经病学(第3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脑出血、脑肿瘤、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发病超过6h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1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h、1周、1个月行DW-MRI扫描,并计算各个时间点的缺血最大层面的缺血面积及其扩大或缩小程度。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内缺血面积缩小者1例、无变化者5例、扩大者15例,治疗后1周、1个月缺血面积缩小者分别为5例、10例,无变化者分别为10例、8例,与相应临床疗效评价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急性脑梗死经综合治疗后缺血面积的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判定结果密切相关,DW-MRI可以作为其疗效判定的很好的影像学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302 / 530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 [J].
刘涛 ;
刘智明 ;
马洁韬 ;
卑贵光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2) :3082-3083+3162
[2]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单侧脑梗死早期持续康复治疗后脑功能活动状态研究 [J].
李刚 ;
胡晖 ;
朱雯霞 ;
付东明 ;
徐晓云 ;
厉启松 ;
谢瑞满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1) :26-27+185
[4]  
实用神经病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史玉泉,周孝达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