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被引:74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贾若祥
高国力
机构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制度框架; 对策建议;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5.03.002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总和,是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等核心内容作出的规则性安排。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系统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法治理论是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监管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围绕"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核心内容设计了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研究提出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合理确定生态受益区范围明晰补偿主体;按照"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通过完善"四权分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晰补偿对象;以边际成本法和双方博弈法为依据,确定科学合理并且现实可行的补偿标准;综合运用公共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探索灵活多样的补偿方式;以公平公正公开为主要原则,建立多元参与和双向对等的监管评估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本文还提出了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应配套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义产权论.[M].常修泽;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J].
邓晓兰 ;
黄显林 ;
杨秀 .
经济纵横, 2013, (10) :47-51
[3]   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 [J].
黄炜 .
生态经济, 2013, (06) :154-159+172
[5]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J].
赵光洲 ;
陈妍竹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1) :6-11
[6]   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青海可持续发展 [J].
苏多杰 ;
王养莉 .
青海环境, 2008, (02) :78-79+83
[7]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 [J].
杜振华 ;
焦玉良 .
宏观经济研究, 2004, (09) :51-54
[8]   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 [J].
洪尚群 ;
吴晓青 ;
段昌群 ;
陈国谦 ;
叶文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 (S2)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