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正规经济的视角

被引:8
作者
刘爱兰 [1 ]
王智烜 [2 ]
黄梅波 [3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
[2]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中非贸易; 贸易商品结构;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F754 [];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对非洲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优进优出"的重要内容。在非洲存在大规模非正规经济的现实下,影响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以中国对非洲46个国家2007-2013年的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全面阐释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受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由于非正规经济在中国对非洲出口中的作用差异较大,本文进一步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检验非正规经济与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结构优化 [J].
陈俊聪 ;
黄繁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3) :113-122
[2]   增值税的贸易效应:理论进展和经验分析 [J].
邓力平 ;
王智烜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2) :42-51
[3]   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基于我国1980-2005年的经验研究 [J].
隋月红 ;
赵振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3) :9-16
[4]  
The value added tax: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 Michael Keen,Ben Lockwood.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9 (2)
[5]  
On selective indirect tax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 M. Shahe Emran,Joseph E. Stiglitz.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