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数据的广州市番禺区土地覆被格局分析

被引:16
作者
陈颖彪 [1 ]
李雁 [2 ]
千庆兰 [1 ]
郭冠华 [1 ]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广州市欧科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
TM影像;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番禺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4.009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覆盖番禺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4个时相Landsat-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GIS手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成土地覆被图。在数量化研究LUCC的基础上,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反映番禺区4个时相土地覆被的变化机制,对土地覆被景观格局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番禺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在1990~1995年间处于开发调整时期,2000年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趋于成熟,土地覆被变化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趋于平缓。研究时期内,番禺区的景观破碎度增加,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的影响逐渐替代自然作用下土地覆被类型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多尺度空间变异研究——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 [J].
高江波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742-747
[2]   GIS、RS支持下的石羊河流域景观利用优化研究 [J].
魏伟 ;
赵军 ;
王旭峰 .
地理科学, 2009, 29 (05) :750-754
[3]   1990年以来广州市土地覆被景观的时空梯度分异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地理学报, 2007, (02) :181-190
[4]   基于遥感的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以吉林省长岭县为例 [J].
唐立娜 ;
陈春 ;
王庆礼 ;
郝占庆 ;
代力民 .
地理科学, 2005, (01) :81-86
[5]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62-567+646
[6]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7]   土地利用动态度双向模型及其在武汉郊县的应用 [J].
王宏志 ;
李仁东 ;
毋河海 .
国土资源遥感, 2002, (02) :20-22
[8]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J].
王思远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赵晓丽 .
地理学报, 2001, (06) :631-639
[9]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陈佑启 ;
PeterH.Verburg .
地理科学, 2000, (03) :197-202
[10]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 [J].
肖笃宁 ;
李秀珍 .
地理科学, 1997, (04) :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