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英文 )

被引:35
作者
邹应斌
周上游
唐起源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湖南长沙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栽培技术; 栽培生理; 生态适应性;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3.01.02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中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季稻栽培,产量可达12t/hm2,生育期130~150d,颖花量5.5~6.0万/m2,叶面积指数9~10,株高100~110cm,分蘖力偏强,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的高产生理机制进行酶学水平、激素水平、甚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对SRI强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邹应斌 ;
黄见良 ;
屠乃美 ;
李合松 ;
黄升平 ;
张杨珠 .
作物学报, 2001, (03) :343-350
[2]   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 [J].
严进明 ;
张荣铣 ;
焦德茂 ;
陈炳松 ;
张红生 .
作物学报, 2001, (02) :261-266
[3]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 [J].
杨惠杰 ;
李义珍 ;
黄育民 ;
郑景生 ;
姜照伟 ;
林文 .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01) :1-5
[4]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策略——兼论壮秆重穗栽培法 [J].
邹应斌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7,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