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血管结构

被引:19
作者
罗春霞
迟路湘
史树贵
陈康宁
范文辉
张艳玲
陈贞芳
丁宇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介入脑血管病学研究所重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类型、好发部位,探讨其对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3-01/2004-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患者86例,全部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好发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8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9例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10例;后循环病变39例,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共20例,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37例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②不同血管受累分布情况:颈内动脉受累21例,锁骨下动脉6例,椎动脉31例,基底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4例。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形态异常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前庭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的复合病变发生率最高,单纯颈内动脉狭窄也比较常见。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磁共振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眩晕的评估价值比较 [J].
潘燕 ;
张保朝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34) :7648-7649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异常分析(英文) [J].
邢成名 ;
刘学升 ;
卢幸明 ;
李军 ;
张敏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5) :5452-5453+5477
[3]   脑磁共振血管造影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315例分析 [J].
陆曦 ;
陈金姐 ;
蔡斌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6) :2370-2370
[4]   联合应用TCD和MR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J].
李秀珍 ;
史洪润 ;
张国忠 ;
姚勇 ;
李新民 ;
殷宇刚 ;
韩恩吉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1) :102-102
[5]   rCBF-SPECT及MRA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价值 [J].
杨小丰 ;
谭毓绘 ;
张林川 ;
任永芳 ;
张云 ;
徐小煌 ;
曹务成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4) :305-307
[6]   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J].
陶庆玲 ;
龚承友 .
中国临床医学, 2001, (05) :479-480
[7]   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可能是眩晕的病因 [J].
汪波 ;
黄一宁 ;
高山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06) :59+6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