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被引:339
作者
曾鸣 [1 ]
杨雍琦 [1 ]
刘敦楠 [1 ]
曾博 [1 ]
欧阳邵杰 [2 ]
林海英 [3 ]
韩旭 [1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市
[3]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协调优化; 源–网–荷–储; 关键技术;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能源互联网是实现我国能源革命目标的关键,而互联网技术将成为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提出了能源互联网广义"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其次总结了实现能源互联网协调优化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能源互联网项目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能源互联网的价值与实现架构研究 [J].
杨方 ;
白翠粉 ;
张义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95-3502
[2]   配电能源互联网:从虚拟电厂到虚拟电力系统(英文) [J].
张小平 ;
李佳宁 ;
付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32-3540
[3]   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J].
蒲天骄 ;
刘克文 ;
陈乃仕 ;
葛贤军 ;
于建成 ;
王丹 ;
王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11-3521
[4]   一种基于虚拟电机控制的能量路由器 [J].
盛万兴 ;
刘海涛 ;
曾正 ;
吕志鹏 ;
谭骞 ;
段青 ;
冉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41-3550
[5]   利用电转气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与传输(英文) [J].
王一家 ;
董朝阳 ;
徐岩 ;
马进 ;
郑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86-3595
[6]   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栾文鹏 ;
张东霞 ;
梁才浩 ;
孙耀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82-3494
[7]   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J].
刘东 ;
盛万兴 ;
王云 ;
陆一鸣 ;
孙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22-3531
[8]   从基于服务的灵活性交易到跨行业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规划和运行:丹麦的能源互联网理念(英文) [J].
尤石 ;
林今 ;
胡俊杰 ;
宗毅 ;
Henrik WBINDNER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70-3481
[9]   能源互联网宏观结构的统一网络拓扑模型 [J].
蔡巍 ;
赵海 ;
王进法 ;
林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03-3510
[10]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家庭能源局域网最优能量管理研究 [J].
张彦 ;
张涛 ;
刘亚杰 ;
郭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56-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