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不同部位抗凝活性的研究

被引:24
作者
刘瑞连 [1 ,2 ]
廖建萍 [2 ]
刘绍贵 [2 ]
机构
[1] 湘潭市中心医院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蜈蚣; 提取方法; 凝血酶时间;
D O I
10.13862/j.cnki.cn43-1446/r.2015.02.011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比较蜈蚣不同部位提取方法抗凝活性的强弱。方法:用凝血酶时间为指标测定冷浸法和水提醇沉法对蜈蚣不同部位的抗凝血活性。结果:水提醇沉法蜈蚣凝血酶时间长于冷浸法,两种提取方法中,各部位的凝血时间比较,顺序是蜈蚣身>蜈蚣全体>蜈蚣尾。结论:蜈蚣抗凝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中水提醇沉优于冷浸法,抗凝活性成分主要集中于蜈蚣身。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蜈蚣胃蛋白酶解物体外抗凝活性肽类的分离与分析 [J].
陈保红 ;
耿亚 ;
马永明 .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0) :89-89
[2]   蜈蚣不同提取工艺抗凝血及溶栓作用的比较研究 [J].
代龙 ;
张红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9, (08) :1777-1779
[3]   蜈蚣提取物对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 [J].
周永芹 ;
韩莉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34) :6805-6807
[4]   少棘蜈蚣纤溶活性蛋白的抗血栓作用 [J].
陈少鹏 ;
韩雅莉 ;
郭桅 ;
李兴暖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08) :1088-1092
[5]   少棘蜈蚣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J].
任文华 ;
张双全 ;
宋大祥 ;
周开亚 .
中药材, 2007, (01)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