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被引:465
作者
黄群慧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分类; 结构失衡; 发展思路;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09.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有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主题,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存在的"脱实向虚"问题又是政府努力解决的重大经济结构问题。然而,有关什么是实体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包括的范围,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并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关于实体经济分类的分层框架,认为第一个层次的实体经济(R0)是制造业,这是实体经济核心部分,可以理解为最狭义的实体经济;第二个层次的实体经济(R1)包括R0、农业、建筑业和除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工业,这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是一般意义或者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经济;第三个层次的实体经济(R2)包括R1、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除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服务业,这是实体经济的整体内容,也是最广义的实体经济。R2和金融业、房地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整体,也就是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构成的整体经济。基于这个分类框架,本文测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三个层次的实体经济的增长情况,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实体经济大国且地位不断加强。但是,实体经济发展也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在R0上表现为制造业结构性供需失衡,在R1上表现为服务业和工业发展的失衡,在R2上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构失衡。基于对实体经济结构失衡的机制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思路:一是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围绕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二是形成工业和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共生的关系,化解产业结构失衡,构建创新驱动、效率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在"虚实分离"的常态中坚持"实体经济决定论",从体制机制上化解"虚实结构失衡",将风险防范的工作重点从关注金融领域风险转向关注长期系统性经济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实体经济低波动与金融去杠杆——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中期报告 [J].
汤铎铎 ;
张莹 .
经济学动态, 2017, (08) :4-17
[2]  
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J].黄群慧;.瞭望.2017, 31
[3]   中国金融业高增长:成因与风险 [J].
何德旭 ;
王朝阳 .
财贸经济, 2017, 38 (07) :16-32
[4]   如何遏制资金“脱实向虚” [J].
董涛 .
中国经济报告, 2017, (07) :89-92
[5]   中国实体经济:创新问题,还是效率问题? [J].
伍晓鹰 .
中国经济报告, 2017, (07) :62-64
[6]   中国的货币难题附视频 [J].
张军 .
中国经济报告, 2017, (07) :87-88
[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 [J].
李扬 .
经济研究, 2017, 52 (06) :4-16
[8]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问题 [J].
华民 .
探索与争鸣, 2017, (05) :118-122
[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 [J].
郭凯明 ;
杭静 ;
颜色 .
经济研究, 2017, 52 (03) :32-46
[10]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服务业成本病——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宋建 ;
郑江淮 .
产业经济研究, 2017, (0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