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吸纳、产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被引:11
作者
王翔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就业吸纳; 生产者服务业; 城市聚集;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11.01.009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体系和现有文献成果,将区域地位、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及制度环境等纳入到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吸纳、聚集发展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中,对全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吸纳、聚集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了阐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陈建军 ;
陈国亮 ;
黄洁 .
管理世界, 2009, (04) :83-95
[3]   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 [J].
胡霞 .
财贸研究, 2009, 20 (02) :58-64
[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J].
刘辉煌 ;
刘小方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22-25
[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J].
韩坚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12) :75-78
[6]   改革开放以来FDI、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影响研究 [J].
郭文杰 .
财贸经济, 2007, (04) :91-95
[7]   信息化背景下的服务业发展 [J].
雷小清 .
当代财经, 2006, (08) :94-97+107
[8]   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兰宜生 .
统计研究, 2002, (02) :19-22
[9]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10]  
发展经济学[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谭崇台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