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

被引:86
作者
霍海红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明标准; 自由心证; 高度盖然性; 排除合理怀疑;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2.015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9条针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口头遗嘱、赠与等事实,首次例外地将证明标准从"高度盖然性"提高到"排除合理怀疑",虽出于建立多层次民事证明标准体系、与民事实体法衔接等良好初衷,但实际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困境: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在民事诉讼领域缺乏足够共识,并且可能冲击高度盖然性的一般标准;民刑证明标准的混搭会模糊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界限;与民事实体法规则相协调的证据不充分;美国法和德国法并未提供提高证明标准的比较法论据;提高证明标准显示出对证明标准功能不切实际的期待;以规则提高标准的方式防范操作中的降低标准会引发规则指引的混乱。在高度盖然性的"高"标准确立并严格适用后,未来中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的作业应主要指向"降低"而非"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79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2]   从事实推定走向表见证明 [J].
周翠 .
现代法学, 2014, 36 (06) :108-126
[3]   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证明问题评析 [J].
胡学军 .
中国法学, 2013, (05) :163-177
[4]   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J].
吴泽勇 .
清华法学, 2013, 7 (01) :73-88
[5]   我国自认撤销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J].
霍海红 .
法商研究, 2011, 28 (06) :82-89
[6]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沈德咏, 2015
[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司法观点集成[M]. 法律出版社 , 赵晋山, 2015
[8]  
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亚新, 2014
[9]  
民事诉讼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李浩, 2014
[10]  
侵权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多布斯,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