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之建构——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切入

被引:38
作者
吴元元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 信息经济学;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国家治理技术; 制度能力;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3.04.007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有助于在公权力主体与治理对象之间建立精准、稳定的信息联系,生成良性文牍主义,从中提炼出治理对象的一般性行为规律,为实现制度化治理、改变运动式执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机制,信用档案制度对市场主体具有威慑和激励之双重效应,可以借助消费者的"用脚投票"等非法律惩戒方式,达致国家管控与公民自治的有效均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79条的规定作为建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的依据尚显单薄,应当围绕信息变量,从信用信息供给主体、公众参与程序、生产经营权法律救济、消费者听证请求权等多重维度来对其进行变革和补强,使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制度既契合知识/信息作用于国家治理的途径、轨迹和演化逻辑,也为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民族—国家"建设提供一种变革治理技术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M].吴高盛;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2]  
支配社会学.[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4]  
法律与社会规范.[M].[美]埃里克·A.波斯纳(EricA.Posner)著;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  
信息、信任与法律.[M].张维迎著;.三联书店.2003,
[6]  
网络共和国.[M].(美)凯斯·桑斯坦(CassSunstein)著;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9]   私人主体的行政法义务? [J].
高秦伟 .
中国法学, 2011, (01) :164-178
[10]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 [J].
戚建刚 .
法学研究, 2011, 33 (01) :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