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效益分析——以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例

被引:4
作者
郝新东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
关键词
工业能源强度; 聚类分析; 面板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过高的能耗制约着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能源消耗强度(以下简称能源强度)问题,运用中国工业36个行业1999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分层聚类方法,对高能源强度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进行分类和比较。并借鉴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从中国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角度分别对上述两类行业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降低主营业务成本还是提高主营业务收入都能够有效地降低两类行业的能源强度。最后是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分解分析 [J].
张晓平 ;
孙磊 .
资源科学, 2010, 32 (09) :1685-1691
[2]   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刘畅 ;
孔宪丽 ;
高铁梅 .
资源科学, 2008, (09) :1290-1299
[3]   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3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J].
李未无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7-15
[4]   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以广东作为案例 [J].
余甫功 .
学术研究, 2007, (02) :74-79+159
[5]   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吴宗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35-42
[6]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 GDP 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J].
何建坤 ;
张希良 .
环境保护, 2005, (12) :37-41
[7]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6+52
[8]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in China[J] . Karen Fisher-Vanden,Gary H. Jefferson,Ma Jingkui,Xu Jianyi.Energy Economics . 2006 (5)
[9]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 [J].
Zhang, ZX .
ENERGY ECONOMICS, 2003, 25 (06) :62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