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人地系统状态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以河南省三个不同类型村为例

被引:23
作者
乔家君
李小建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人地系统; 村域; 系统熵; 熵变; 熵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6.02.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借助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念,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微观视角对村域人地关系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人地关系系统熵来表征人地系统的状态函数,用熵变来反映人地系统的发展变化,用熵流来表示人地系统各空间型式地域主体之间的流动。研究表明,三个调研村域人地系统稳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产业发展、农户行为对村域人类活动无序程度及其承载容量影响不同。从微观地域、微观个体视角,提出了村域人地系统相应的调控措施:高效利用农家庭院,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农户行为,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 [J].
乔家君 .
人文地理, 2005, (01) :81-85
[2]   村域农田系统能量投入产出特征比较研究——以河南省巩义市3个不同类型村为例 [J].
乔家君 ;
丁鹏飞 .
资源科学, 2004, (05) :139-146
[3]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 [J].
樊杰 ;
吕昕 .
地学前缘, 2002, (04) :429-430
[4]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2, (02) :135-145
[5]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549-555
[6]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理学报, 2001, (03) :363-371
[7]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8]   区域发展规划的人地系统动力学基础 [J].
方创琳 .
地学前缘, 2000, (S2) :5-10
[9]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91, (03) :1-6
[10]   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 [J].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81, (01) :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