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88
作者
丰晓旭 [1 ]
夏杰长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全域旅游; 评价指标; 区域差异; 空间自相关分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4.023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全域旅游是新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我们认清产业演进规律和发展现状,改变只强调数量和规模的产业发展思路,树立产业综合质量发展观,加快旅游产业的全面优化升级。基于现有的统计数据基础,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衡量和评价仍较为困难,文章在总结分析全域旅游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域、空间域和管理域三个维度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了试评价。研究表明:31个省(市、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地区领先于其他地区;从各维度看,产业域水平发展稳定,空间域水平发展迅猛,而管理域发展水平波动性比较明显。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空间集聚效应,且具有增强的趋势;大多数省份在地理分布上多处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全域旅游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交互影响关系。研究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的空间设施共享和综合治理创新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区域旅游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全域旅游和区域绿色发展的关联度 [J].
丰晓旭 .
改革, 2018, (02) :122-131
[2]   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 [J].
张辉 ;
岳燕祥 .
旅游学刊, 2016, 31 (09) :15-17
[3]   旅游场域的扩张:边界与政策含义 [J].
马波 .
旅游学刊, 2016, 31 (09) :17-20
[4]   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 [J].
李君轶 ;
高慧君 .
旅游学刊, 2016, 31 (09) :24-26
[5]   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 [J].
戴学锋 .
旅游学刊, 2016, 31 (09) :20-22
[6]   地方政府的环境构建行为与旅游产业潜在增长——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实证认识 [J].
孙盼盼 ;
夏杰长 .
财贸经济, 2016, (03) :148-161
[7]   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 [J].
李金早 .
紫光阁, 2016, (03) :42-42
[8]   旅游发展、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赵磊 ;
方成 ;
吴向明 .
旅游学刊, 2014, 29 (05) :16-30
[9]   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 [J].
厉新建 ;
张凌云 ;
崔莉 .
人文地理, 2013, (03) :130-134
[10]   我国地区间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评价研究 [J].
伏润民 ;
常斌 ;
缪小林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