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减灾对策

被引:47
作者
王道龙
钟秀丽
李茂松
杨修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粮食损失; 减灾对策;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四大类主要气象灾害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障碍。近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平均每年粮食受灾面积达0.52亿hm2,粮食损失超过500亿kg。干旱是危害最大的灾种,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的57%。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灾的发生较以往大幅度加重。我国农业应该采取的减灾对策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与旱作农业技术;加强农业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业保险的海外实践与借鉴 [J].
王萍 .
浙江金融, 2005, (04) :46-48
[2]   我国自然灾害研究进展与减灾思路调整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2) :6-10
[3]   浅议中国水资源现状与对策 [J].
庞鹏沙 ;
董仁杰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4, (05) :267-268
[4]   中国未来粮食问题的忧患——以石油、煤为原料的化石农业将终结 [J].
郭安宁 ;
魏德宏 .
灾害学, 2003, (02) :81-86
[5]   我国旱灾特点及经济损失评估 [J].
周进生 .
灾害学, 1993, (03)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