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

被引:95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明标准; 证据确实充分; 排除合理怀疑;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3.01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刑事证据法将"排除合理怀疑"引入证明标准之中,是从过去注重外在的、客观化的证明要求走向重视裁判者内心确信程度的重要立法尝试。这种立法尝试既不是对"证据确实、充分"标准的简单解释,也不是要降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而是从裁判者主观认识的角度重新确立裁判者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刑事证据法尽管仍然保留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形式化证明要求,但其内核已经被"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所取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9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排除合理怀疑”是一个更低的标准吗? [J].
魏晓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9) :57-63
[3]   中国法语境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J].
龙宗智 .
中外法学, 2012, 24 (06) :1124-1144
[4]   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 [J].
陈瑞华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26-32
[5]   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 [J].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2003, (04) :60-69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理解与适用.[M].江必新;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7]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M].张军;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
[8]  
一个案例 两种制度.[M].(美)弗洛伊德·菲尼(FloydFeeney);(德)约阿希姆·赫尔曼(JoachimHerrmann);岳礼玲著;郭志媛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9]  
正义的诉求.[M].王达人;曾粤兴著;.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