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在海水浸泡四肢软组织火器伤中的应用

被引:1
作者
樊亚文
赖西南
王丽丽
张良潮
李兵仓
机构
[1] 解放军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北京,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关键词
迟效制剂; 软组织损伤; 创伤; 枪击; 浸渍; 替硝唑; 环丙沙星; 海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26.5 [一般的创伤及烧伤];
学科分类号
100210 ;
摘要
目的 观察药物缓释体(DDS)在肢体软组织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区的作用。方法 采用初速度600~800m/s,0.38g钢珠弹或0.05g DNP小型点爆源致伤兔股后区软组织,并置于人工或天然海水中浸泡1小时,随后在实验组伤道置入DDS1枚。于伤后6、12、24、36小时观察伤道大体变化,并分别切取骨骼肌组织进行抑菌实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 DDS对常见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强而持续的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区污染菌数和炎细胞浸润数均明显减少,且未见脓液形成。结论 DDS是预防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道细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局部使用DDS后,可以将外科清创时间延迟至36小时,故适宜于海战中的救治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79+153 +1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氧氟沙星与甲硝唑磷酸二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 [J].
丁晓萍 .
中国药师, 1999, (01) :52-53
[2]   局部抗生素治疗的应用 [J].
花荣 .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8, (01) :48-49
[3]   从创伤弹道学的角度谈现代火器伤 [J].
刘荫秋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6, (06) :43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