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村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6
作者
廖和平
卢艳霞
彭留英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重庆,北京,北京
关键词
农村; 资源开发; 产业发展模式; 坡耕地;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深入研究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资源开发重点与主导产业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1+111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J].
苏维词 ;
滕建珍 ;
陈祖权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3, (01) :83-86
[2]   入世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杨达源 ;
任朝霞 ;
何太蓉 ;
葛兆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4) :314-316
[3]   三峡库区坡耕地退耕与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异 [J].
冯仁国 ;
王黎明 ;
杨燕风 ;
欧阳宏斌 .
山地学报, 2001, (04) :306-311
[5]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胁迫转换与优化配置——以三峡库区为例 [J].
刘彦随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34-340
[6]   论生态农业与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J].
胡明辰 ;
李峰 ;
樊丹 ;
李秋洪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 (0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