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庆丰 [1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灰色关联分析;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滞后时间;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11.03.006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时间,发现我国农村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其滞后时间长达9年。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三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深化制度革新、妥善解决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方能从根本上缩短滞后时间,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Moore值的中国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 [J].
王庆丰 ;
党耀国 .
管理评论, 2010, 22 (07) :3-7
[2]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社会保险制度研究 [J].
孙友然 ;
贾愚 ;
江游 .
价格月刊, 2007, (10) :27-30
[3]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 [J].
刘文辉 ;
李小红 .
价格月刊, 2007, (09) :25-27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与社会政策选择 [J].
黄乾 .
人口研究, 2007, (04) :70-76
[5]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J].
魏作磊 .
经济管理, 2007, (01) :72-79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J].
徐平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6) :39-42
[7]   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 [J].
邹薇 ;
张芬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67-79+206
[8]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J].
王凤 .
经济学家, 2005, (05) :66-71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J].
陈晓华 ;
黄延信 ;
姜文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8) :29-34+79
[10]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 [J].
简新华 ;
张建伟 .
人口研究, 2005, (02)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