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

被引:43
作者
郭艳军 [1 ,2 ]
刘彦随 [1 ]
李裕瑞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内生式发展; 自组织理论; 整谐发展; 北郎中村;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09.02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是长期以来推行的依靠政府、外来企业等开发援助的外源式发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内生式发展转向愈加明显,内生式发展理论基础和发展机理值得探讨。从地理学综合视角出发,运用一般方法论、自组织理论、农村整谐发展理论多学科视角,解析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拓展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并选取北郎中村作为研究区域,剖析农村内生式发展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演化规律、整合机制。研究表明:①内生式发展体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内部要素在内部动力主导作用下自组织演化过程,其实践形式是整谐发展。②内生式发展或是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村发展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整合是其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整谐发展是内生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整合系统要素,激发内部动力,与外力耦合联动,强有力推进农村发展系统演化发展,同时为外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125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637-1647
[2]   自组织理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J].
许立达 ;
樊瑛 ;
狄增如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3 (02) :130-137
[3]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虚拟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J].
王能 .
经济问题, 2011, (03) :66-69
[4]   中国乡村建设实验演变及其特征考察 [J].
王伟强 ;
丁国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 :79-85
[5]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6]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J].
房艳刚 ;
刘继生 ;
程叶青 .
经济地理, 2009, 29 (09) :1530-1534
[7]   农村内源式与外源式发展的路径比较与评价——以山东三个城市为例 [J].
杨丽 .
上海经济研究, 2009, (07) :25-33
[8]   中部地区内源式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J].
高萍 .
改革, 2009, (07) :97-101
[9]   西部村镇区域开发:多路径发展战略构想 [J].
蔡艳芝 ;
刘慧君 .
人文杂志, 2009, (04) :190-192
[10]   建国60年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基本经验 [J].
陈标平 ;
胡传明 .
求实, 2009, (07)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