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在成己成人中创造教育新世界——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

被引:99
作者
叶澜 [1 ]
王枬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教师观; 教师角色; 教师价值; 教师发展;
D O I
10.13718/j.cnki.jsjy.2021.03.001
中图分类号
G655.1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叶澜教授在其提出并主持的长达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不仅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还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这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构成。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21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而提出的。其主张:教师要从"卫道士""牺牲者""传递者"的角色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的取向;从强调专业发展、培育他人的目标转向"育己育人"的追求。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将成为推动自身成长的不息动力,并将创造教育的新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方圆内论道.[M].叶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978-7-300-27605-2
[2]  
容忍与自由.[M].胡适; 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
[3]  
“新基础教育”论.[M].叶澜;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叶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丁钢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叶澜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  
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叶澜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叶澜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9]   “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 [J].
叶澜 .
人民教育, 2016, (Z1) :33-42
[10]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J].
叶澜 .
教育研究, 2002, (05) :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