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极化研究

被引:20
作者
刘兆德 [1 ]
姚丽丽 [2 ]
虞孝感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空间极化; 核心—边缘;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县(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1991年、1998年和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比较各单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变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极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极化明显增强,传统的核心—边缘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核心区又出现了新的极化区域。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城市等级体系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但网络结构和辐射轴尚不健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91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 [J].
陈修颖 ;
于涛方 .
经济地理, 2007, (03) :447-451
[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增长联盟和反增长联盟——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 [J].
罗小龙 ;
沈建法 .
城市规划, 2006, (03) :48-52
[3]   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结构研究 [J].
于涛方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5) :50-57+82
[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J].
管卫华 ;
赵媛 ;
林振山 .
地理研究, 2004, (04) :541-550
[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 [J].
甄峰 ;
顾朝林 ;
沈建法 ;
黄钧尧 ;
朱剑如 .
地理科学, 2000, (05) :403-410
[6]  
C. Cindy Fan,Emilio Casetti.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US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1950–1989[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