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临床诊断标准规范刍议

被引:15
作者
尹必武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关键词
证候; 症状; 诊断标准; 规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证名及其概念规范是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的前提条件,而症状规范是证候规范的必要准备。临床采取单一“主症+次症”证候诊断标准无法概括所有疾病中证候的发展变化情况,也不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要求。证候诊断标准应该是在结合病名诊断前提下,从定因症、定位症、定性症三个方向综合的结果,其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复杂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81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医证研究方法之我见 [J].
任小巧 ;
张小平 ;
卢跃卿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11) :12-15
[2]   对中医证的实质研究的反思 [J].
刘士敬 ;
朱倩 .
中国医药学报, 1998, (05) :3-6
[3]   影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思考 [J].
潘思源 ;
韩怡凡 .
中医杂志, 1998, (09) :563-565
[4]   有关证的实质的探讨 [J].
危北海 .
中国医药学报, 1998, (04) :6-8
[5]   论证候层次与结构 [J].
尹必武 ;
孙益鑫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8, (03) :5-8
[6]   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J].
林求诚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7) :387-389
[7]   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方法学探析 [J].
孙益鑫 ;
夏善玲 .
医学与哲学, 1997, (04) :17-19
[8]   关于中医“证”研究的思考 [J].
杨维益 ;
陈家旭 ;
王天芳 ;
李峰 ;
梁嵘 .
中国医药学报, 1996, (01) :4-6
[9]   关于中医证名的思考 [J].
梁兴伦 ;
杨文明 .
中国医药学报, 1995, (05) :8-11
[10]   中医证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陈家旭 .
医学与哲学, 1995, (03)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