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吉林省新农合住院患者就诊及费用流向调查分析

被引:8
作者
刘中正 [1 ,2 ]
张秀敏 [1 ]
王昕晔 [1 ]
赵璐 [1 ]
李晶华 [1 ]
沈文生 [2 ]
王国强 [1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2] 吉林省卫生厅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补偿; 医疗费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业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吉林省农村住院患者就诊与医疗费用的流向,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信息系统中的统计报表收集资料,同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03—2012年参加新农合(简称参合)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各级医院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住院补偿金额和次均住院补偿比等。结果:2003—2012年分流到县级以上和县级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费用逐年增加。2009年参合农民住院人次分流到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26.7%、46.3%和27.0%,2012年分别为30.4%、54.2%和15.4%。2009年住院费用分流到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57.0%、34.0%和9.0%,2012年分别为56.3%、37.9%和5.8%。2009年住院补偿费用分流到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49.2%、38.1%和12.7%,2012年分别为46.3%、45.6%和8.1%。2009年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补偿比例分别为32.2%、41.5%和52.6%,2012年分别为43.2%、63.1%和73.4%。结论:近10年来,吉林省参合农民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费用分流到县级以上和县级医疗机构的比例均明显增多,分流到乡级医疗机构则逐年减少。次均住院补偿比在省内各级医院均逐年升高,乡级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补偿比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疆伊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流向分析 [J].
郭晓君 ;
谭厉声 ;
马龙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6 (05) :703-706
[2]   门诊统筹后农村居民住院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田虎 ;
李吴萍 ;
宋琦如 ;
刘贺荣 ;
汪岭 ;
张鹏举 .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 (01) :103-105
[3]   汾阳市2009—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流向和费用分析 [J].
王宁 ;
王毅晖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10) :15-17
[4]   基层医院不同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比较研究 [J].
成赟 .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 (09) :873-874+881
[5]   全国新农合住院补偿情况变化分析 [J].
程念 ;
汪早立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05) :443-444
[6]   江苏省某市2008~2010年新农合基金运行及住院情况分析 [J].
陈小娟 ;
王振 ;
陈家应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2) :102-106
[7]   新医改中的县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与发展机遇 [J].
陈亚炜 ;
袁红梅 ;
苏明丽 .
医学与社会, 2012, 25 (04) :77-80
[8]   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低比例报销起付段”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J].
高广颖 ;
闫德胜 ;
沈文生 ;
陈治水 ;
郭欣欣 ;
王蕾 .
中国卫生经济, 2012, 31 (01) :51-54
[9]   安徽省基本药物改革前后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与医疗费用比较 [J].
何平 ;
刘博 ;
孙强 ;
左根永 ;
李凯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 (11) :19-24
[10]   对筹资标准提高后新农合补偿机制的探讨——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 [J].
邱鹏芳 ;
翁秀山 ;
钟仁昌 .
卫生经济研究, 2011, (10)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