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表月平均反照率的遥感反演

被引:36
作者
徐兴奎
林朝晖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遥感反演; 反照率; 青藏高原; 核驱动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我国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 ,而高原地表反照率是决定地表能量收支平衡十分重要的参数。本文采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应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双向反射模型 ,建立了动态的地表反照率反演方法 ,并对 1 997年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进行了反演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的卫星资料分析 [J].
江灏 ;
王可丽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323-330
[2]   青藏高原地表分类及其东北部辐射通量的二维数值模拟 [J].
程麟生 ;
宋振鑫 ;
杨德保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2) :198-213
[3]   青藏高原晴空行星反照率与地面反照率关系的研究 [J].
祝昌汉 ;
朱福康 ;
刘玉洁 .
气象学报, 1993, (01) :57-65
[4]   利用AVHRR资料推算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反射率的方法 [J].
钟强 ;
吴士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5, (03) :193-203
[5]   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 [J].
叶笃正 ;
张捷迁 .
中国科学, 1974, (03) :301-320
[6]   东亚地区大气辐射能收支(三)——云天大气的地气系统热量收支 [J].
陈隆勋 ;
龚知本 ;
陈嘉滨 ;
汪钟兴 .
气象学报, 1965, (01) :6-17
[7]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
[8]   东亚地区的大气辐射能的收支(一)——地球和大气的太阳辐射能收支 [J].
陈隆勋 ;
龚知本 ;
温玉璞 ;
孙寿椿 .
气象学报, 1964, (02) :146-161
[9]  
物理气候学[M]. 气象出版社 , 陆渝蓉, 1987
[10]  
Simple equation to approximate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from vegetation canopies and bare soil surfaces .2 Walthall C L,J M Norman,J M Welles et al. Appl Opt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