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彭焕华 [1 ]
姜红梅 [1 ]
赵传燕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贮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森林植被; 甘肃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0.07.020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法,估算了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和碳密度,并对其地理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了讨论。主要结果如下:1)据甘肃省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甘肃省森林植被总碳贮量为1.025×108t,较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时的0.8658×108t有一定提高,总量只占我国森林植被总碳贮量的1.5%左右;甘肃省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51.8047t/hm2。云、冷杉林碳密度最高,为67.7342t/hm2,是甘肃省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的1.3倍。2)依甘肃省第二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计算,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甘南藏族自治州森林植被碳贮量最大,为0.3297×108t,天水市和陇南市次之,分别为0.2010×108t和0.1823×108t。3)甘肃省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总碳贮量分别是0.8658×108t、0.8991×108t、0.8120×108t、0.8665×108t和1.0252×108t,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N"字型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甘肃小陇山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特征 [J].
程堂仁 ;
冯菁 ;
马钦彦 ;
王玉涛 ;
康峰峰 ;
冯仲科 ;
张彦林 ;
邓向瑞 .
生态学报, 2008, (01) :33-44
[2]   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J].
焦燕 ;
胡海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48-2252
[3]   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J].
焦秀梅 ;
项文化 ;
田大伦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4-8
[4]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李克让 ;
王绍强 ;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80
[5]   山东省森林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J].
张德全 ;
桑卫国 ;
李曰峰 ;
王宗泉 ;
盖文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S1) :93-97
[6]   近20年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 [J].
曹军 ;
张镱锂 ;
刘燕华 .
地理研究, 2002, (05) :551-560
[7]   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以张掖地区为例 [J].
赵传燕 ;
冯兆东 ;
刘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1) :66-70
[8]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植物生态学报. 2002(02)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16
[10]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