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法制初探——基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被引:31
作者
吴鹏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文明; 法制; 良法; 环境善治;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3.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修复功能的生态修复手段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要措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而法制又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进一步建构生态修复法制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背景下法治,尤其是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建立中国式的“环境善治”.[N].夏光;.中国经济时报.2007,
[2]  
生态修复.[M].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  
良法论.[M].李龙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亚里士多德选集.[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   浅析生态修复的法律定义 [J].
吴鹏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36 (03) :63-66
[8]   基于生态恢复与生态修复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 [J].
艾晓燕 ;
徐广军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 38 (03) :45-46
[9]   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规划及其实例研究 [J].
王霖琳 ;
胡振琪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7) :28-32
[10]   民间法的限度 [J].
于语和 ;
张殿军 .
河北法学, 2009, 27 (03)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