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2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贸易利益; 贸易附加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52.62 [出口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各行业在1994年-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识别和验证了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贸易利益的拓展与提升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的区间上,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那些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产业,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这主要因为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我国更多地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仍然是影响贸易利益获取的重要因素,而要素禀赋结构变迁及技术进步等变量因素对贸易利益的促进效应尚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127 +1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J].
文东伟 ;
冼国明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467-494
[2]   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 [J].
盛斌 ;
马涛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8) :61-67+89
[3]   我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测算 [J].
徐建荣 ;
陈圻 .
商业时代, 2007, (17) :91-92
[4]   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 [J].
黄先海 ;
韦畅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8-159
[5]   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 [J].
樊纲 ;
关志雄 ;
姚枝仲 .
经济研究, 2006, (08) :70-80
[6]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世界经济, 2006, (05) :3-11+95
[7]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J].
张小蒂 ;
孙景蔚 .
世界经济, 2006, (05) :12-21
[8]   要素分工与中国开放战略的选择 [J].
张二震 ;
方勇 .
南开学报, 2005, (06) :9-15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