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在散发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13
作者
黄仲奎
邓德茂
龙莉玲
秦宇红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西南宁
[3] 广西南宁
关键词
弥散; 病毒性脑炎; 脱髓鞘性脑炎; 急性脑梗死; 表面弥散系数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散发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3例经临床诊断的散发性脑炎,包括 14例病毒性脑炎和 9例脱髓鞘性脑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表现,并与 30例急性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 病毒性脑炎和脱髓鞘性脑炎病灶表现局灶性或大片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除 1例超急性脑梗死未能显示梗死灶外, 29例脑梗死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脑炎与梗死病灶在DWI均呈稍高或高信号。ADC值测量, 30例梗死灶ADC值为(0. 46±0. 13)×10-3 mm2 /s。7例病毒性脑炎和 9例脱髓鞘性脑炎ADC值分别为(0. 98±0. 18)×10-3 mm2 /s和(0. 89±0. 07)×10-3 mm2 /s,病毒性脑炎与脱髓鞘性脑炎病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Ρ>0. 05),但明显高于脑梗死(Ρ<0. 01)和镜面对侧正常区(Ρ<0. 05)。有 4例病毒性脑炎病灶在不同区域弥散增加和受限并存,ADC值表现高低不一,最高者达 0. 96×10-3 mm2 /s,最低者达 0. 31×10-3 mm2 /s;另有 3例全部病灶ADC值表现降低,分别为 0. 44×10-3 mm2 /s、0. 51×10-3 mm2 /s和 0. 58×10-3 mm2 /s。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炎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超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弥散加权——灌注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J].
殷信道 ;
顾建平 ;
王丽萍 ;
卢铃铨 ;
冯晓源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 (09) :769-773
[2]   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梗塞中的应用价值 [J].
张劲松 ;
宦怡 ;
魏梦绮 ;
葛雅丽 ;
赵海涛 ;
杨春敏 ;
韩月东 ;
徐健 ;
杨焱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 (05) :394-397
[3]   高扩散敏感系数扩散加权像异常高信号疾病的鉴别诊断 [J].
韩鸿宾 ;
王俭 ;
谢敬霞 ;
李坚 ;
谢汝萍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09) :44-48
[4]   MR扩散与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J].
韩鸿宾 ;
谢敬霞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06)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