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150
作者
荆全忠 [1 ]
姜秀慧 [2 ]
杨鉴淞 [1 ]
周延峰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煤矿安全; 指标体系; 安全生产能力; 安全评价;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6.09.013
中图分类号
X936 [];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笔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煤矿安全能力AHP(层次分析法)模型,确定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指标体系,将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煤矿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了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其结果显示:人因是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能力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技术和管理因素;而地质条件等环境因素排序为最后。该排序基本反映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强化人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察力度,提高安全技术及安全装备水平,是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145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影响因素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回归分析及其应用 [J].
张超 ;
陆愈实 ;
章博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06) :91-95
[2]   煤矿安全性评价模糊数学方法 [J].
陈立杰 ;
赵士华 ;
张玉红 ;
陈健 .
煤矿安全, 2005, (12) :60-63
[3]   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评价 [J].
罗娟 ;
陈守余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5, (01) :9-12
[4]   煤矿安全预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及应用 [J].
李凡修 ;
陆晓华 ;
梅平 ;
陈武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1) :118-120
[5]   煤矿安全评价量化计算方法 [J].
王正辉 ;
叶正亮 ;
王长元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 (01) :36-38+0
[6]   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华瑶 ;
刘春波 ;
朱林生 .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4, (02) :42-44
[7]   层次分析法的岗位评价模型设计 [J].
李广义 .
中国流通经济, 2004, (04) :42-46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研究 [J].
吴金星 ;
王宗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09-111
[9]   层次分析法在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J].
樊晓一 ;
乔建平 ;
陈永波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1) :72-76
[10]   层次分析法(AHP)在驾驶疲劳致因分析中的运用 [J].
李相勇 ;
蒋葛夫 .
人类工效学, 2003, (02)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