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被引:109
作者
李兰冰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区域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理论框架; 异质性条件; 精准化政策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识别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特征事实与异质性条件,以区域一体化为核心、以"机制、要素、维度"为支撑,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实践与特征事实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围绕打破地方保护的核心命题,剖析地方政府间的复杂博弈关系,提出基于地方政府博弈优化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阐明以驱动地方政府对高水平均衡形成偏好一致性与行动一致性为目标的政策导向,并提出涵盖政策主体、政策机理、时点前置、分析模式、政策工具、数据需求等六大要点的精准化政策设计范式,为政策导向转化为实践方案提供有效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地方保护、资源错配与环境福利绩效 [J].
宋马林 ;
金培振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47-61
[2]   地区差异、企业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 [J].
郝颖 ;
辛清泉 ;
刘星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101-114+189
[3]   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市场分割研究综述 [J].
张超 ;
王春杨 .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2) :80-86
[4]   国外区域一体化对产业影响研究综述 [J].
李郇 ;
殷江滨 .
城市规划, 2012, 36 (05) :91-96
[5]   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 [J].
熊灵 ;
魏伟 ;
杨勇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1037-1058
[6]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7]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 [J].
周业安 ;
宋紫峰 .
教学与研究, 2009, (11) :28-36
[8]   晋升博弈、地方官员行为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J].
田伟 ;
田红云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1) :133-152
[9]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及其策略互动——一个协调博弈的分析框架 [J].
谢思全 ;
张熇铭 ;
李泰宏 .
南开经济研究, 2008, (05) :43-57
[10]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J].
徐现祥 ;
李郇 ;
王美今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075-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