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生产潜力区划的探讨

被引:61
作者
陈明荣
龙斯玉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理系
[2] 南京大学气象系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水分条件; 作物; 光能; 气候生产力; 生理辐射; 潜在产量; 可捕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光合潜力的研究进展较快,黄秉维和龙斯玉首先分析我国光合潜在产量,引起了有关学科研究者的重视,陆续有著作发表,这对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起了良好的开端。 农作物生产潜力可以根据个别自然环境因素或综合诸环境因素进行研究。气候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而气候又以太阳辐射、温度、水分等要素为基本。各基本气候要素对产量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因而可以分析单要素的生产潜力,如光能生产潜力;也可以把各基本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地理分布 [J].
龙斯玉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3) :579-587
[2]   北京市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及干旱期间最佳灌水方案 [J].
郑剑非 ;
卢志光 .
农业气象, 1982, (04) :18-23+29
[3]   我国不同地区的作物光合生产力估算 [J].
李继由 .
农业气象, 1980, (04) :10-13+23
[4]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 [J].
邓根云 ;
冯雪华 .
自然资源, 1980, (04) :11-16
[5]   光合成有效辐射的观测和计算 [J].
刘洪顺 .
气象, 1980, (06) :5-6
[6]   作物最大生产力——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例 [J].
牛文元 .
自然资源, 1980, (03) :44-56
[7]   土壤深层储水对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J].
李玉山 ;
喻宝屏 .
土壤学报, 1980, (01) :43-54
[8]   呼伦贝尔草原的太阳分光辐射能和光合潜力 [J].
田国良 .
地理学报, 1980, (01) :76-82
[9]   我国水稻生产光温潜力的探讨 [J].
卢其尧 .
农业气象, 1980, (01) :1-12
[10]   秦岭地区气候的生产潜力 [J].
陈明荣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1) :12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