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缺血性脑梗塞的CT研究

被引:6
作者
肖恩华
刘顾岗
杨树仁
李德泰
沈树斌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2]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脑梗塞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D O I
10.13609/j.cnki.1000-0313.1999.02.009
中图分类号
R814.42,R814.42 [];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程在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CT片,对其早期CT征象进行评价,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0例24小时内脑梗塞(病变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CT表现,评价致密动脉征、豆状核征、脑岛带征、占位征、低密度灶、皮质征等CT表现。结果:正常组:致密动脉征占11%,豆状核征占5%,脑岛带征占1%,其它征象均为阴性;病变组:致密动脉征占20.8%,豆状核征占23.6%,脑岛带征占8.8%,低密度灶占56.8%,占位征占11.6%,皮质征占14.8%(与正常组相比P均<0.05)。其可用度依次为0.29、0.38、0.62、0.42、0.43。首次CT报告漏诊48例占19.2%。强化早期CT征象回顾性分析,阳性率由64.8%提高到84%(P<0.05)。结论:结合临床,豆状核征、脑岛带征、低密度灶,皮质征是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可靠征象,而致密动脉征、占位征不能单独作为其诊断依据。强化这些征象,可望提高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发现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