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型人力资本、地区专业化与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被引:33
作者
罗勇 [1 ]
王亚 [1 ]
范祚军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广西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异质型人力资本; 地区专业化; 收入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2.003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60207 ; 0201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把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并适度拓展,依托此模型,采用2001—2010年间30个省级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集聚、地区专业化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在短期提高地区的专业化水平,在长期扩大地区收入差距;而同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在短期降低地区专业化水平,在长期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说明:一方面,应在全国范围提高异质型人力资本就业者的比例;另一方面,中西部落后地区要加大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吸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人力资本异质性、结构与经济增长 [J].
李雪艳 ;
赵吟佳 ;
钱雪亚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05) :82-88
[2]   1978—2009年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J].
南建党 .
知识经济, 2011, (15) :60-60
[3]   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 [J].
张文武 ;
梁琦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691-708
[4]   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比较研究 [J].
翁媛媛 ;
高汝熹 ;
饶文军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4) :39-46
[5]   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检验 [J].
刘智勇 ;
胡永远 ;
易先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86-96
[6]   论异质性人力资本 [J].
杨红英 .
思想战线, 2008, (02) :37-41
[7]   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以上海市为例 [J].
刘传江 ;
董延芳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4) :50-57+96
[8]   家庭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J].
于金凤 .
理论前沿, 2007, (08) :25-26
[9]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 [J].
赵伟 ;
李芬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1) :27-35+95
[10]   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 [J].
李亚玲 ;
汪戎 .
管理世界, 2006, (12) :42-49